一個無聊男子去駕駛學校學開車,勾搭上那邊一個女行政人員,陪她去看小孩、加瓦斯,還邂逅了她的父親,在與她去英國度假回程的渡輪上摸走了一台照相機,將底片拿走並將照相機沉入海底,最後將底片沖洗出來,走在夜間一條杳無人跡的小路,在電話亭邁向最終的結局……
如果用現實主義的觀點去閱讀《照相機》,那看到的只會是故事結構的破碎與零散:P.78與波路加也夫斯基先生道別後,場景跳至主角與帕絲凱爾於倫敦用餐的印度餐館;P.128照片沖洗出來後,場景跳至那條荒涼黑暗的小路上。毫不敘述前因後果的劇情流動,不禁使人懷疑作者如此跳躍地說故事、切割劇情是否有什麼用意。
沒有高低起伏,劇情缺乏連貫(或者應該說,雖然劇情是連續性的,但無法從中看出一貫的脈絡),更遑論引人注目的伏筆,有的只是一幕幕的鮮明場景片段,待我們去追尋、咀嚼。作者或許就如同書名,是個照相的人,將跳脫的每一幕如同照片般定格描寫,段落界線即是照片四周的白框;至於整部作品,則可說是收集這些照片,將其裱裝於牆上的攝影展覽。
P.122「我用手指在玻璃窗上畫起了各種框框,它們重疊在一起,就像是用照相機在取景……」將每段場景比喻為一張張的「照片」,不僅是為了配合書名,更是我私心建議如何享受本書的一種閱讀方式:不要試著去串連整部作品的經緯,只要將每個段落想像成一個獨立的、具有自身主題的動態畫,那就可以不受前後劇情影響地探求該張「照片」所傳達的意義。當然這並非是說整部作品沒有可供探尋的整體脈絡,只是那與各自「照片」所散發出來的能量相比,沒那麼有凝聚力罷了。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有幾張「照片」是刻畫入微的。比如P.26岡比尼先生外露的鼻毛、P.53那不斷飄舞的衣服標籤、P.73那塊折斷了的許願骨,諸如此類的細微之處讓我們在欣賞「照片」的過程中,可以將這些地方圈選出來,達成一種「找碴」的樂趣。另外有些是動態的描寫,如P.51頁觀察到火腿與鈔票的交易、P.68頁開始不斷重覆被玩弄的「日本天皇遊戲棒」,這些場景看似埋伏著什麼,看似會與後頭有什麼銜接,實則只是藉由主角的觀察所刻畫的眾生相,不過是個驚鴻一瞥的人生百態罷了。
上述地方本身的意義只存在於照片的外框(段落)內,縱使有著與其他「照片」銜接之處,也是微乎其微。然而,《照相機》仍有個跨越整個「攝影展」的主題脈絡可循,那脈絡存在於每個段落都會出現的人物──也就是主角──身上。
P.125「我現在知道我是在生活的閃光中抓住了它,它當時正深深地隱藏在我自己難以捉摸的人格背後。」從P.27主角用叉背撥弄橄欖,再用叉子一口吃下的方式,以及他在P.47提到的布賴耶棋局「表面上看來是拖延、退縮,但在不動聲色之中卻已經確立了牢不可破的有利位子」來看,他似乎是個喜歡旁敲側擊、欲擒故縱(法文囉嗦個那麼多,用中文表示只用兩句成語就好,中文萬歲)的人。此外,從P.69他在服務中心工作間使用別人的洗手台刮鬍子,以及P.114他偷撿別人的照相機並將其沉入海裡來看,他還有某種程度的自私與任性。最後,P.35的廁所隔間、P.103的自動照相站,以及最後P.137的孤寂電話亭裡,主角在這三處不約而同地進行深度思考,或許他有著在黑暗、封閉的空間中獨立思索事物的習慣。
雖然是第一人稱小說,但讀者看到的大多是主角感官所接收的外界資訊,以及對這些資訊所衍生的解讀。然而解讀歸解讀,他對於倫敦、對於海上景色、對於帕絲凱爾的感情等「釋放出的情緒」讀者卻鮮少從文字得知。唯一的方法,就是讀者自己化身為主角,將場景與人物想像套用在自己周遭,並將自己可能產生的感情昇華為主角的感情。
如此看來,每張「照片」都有拍到主角,卻好像又沒拍到。
P.124「我想拍一張獨一無二的照片,一張人物照片或是自己的照片,但上面沒有我,也沒有任何人,只是反映一種完整的赤裸裸的存在……」的確,書中每個段落都是獨一無二的照片,雖然它們是動態的,但讀者卻可以隨時定格某個畫面,並玩味、探索其中的意涵。那閱讀感就像故事最後所說:「想著眼前的這一刻,如同人們想要拿著一枚針,釘在一隻活著的蝴蝶身上。」這就是「拍照」的樂趣,重讀一遍時,我不禁有股拿著故事專用的相機,為每一幕「拍照」的衝動。
P.113「我對這段時刻有著十分敏銳的感受,但它隨即又會像你在短暫停留的地方,不斷遇見的匆匆過客般,腦子裡根本不會留下任何印象。」拍照的動作就是把握當下,雖然在閱讀時,對於當下的體認就如同相機的底片感光般深刻,但就在書本闔上時,那一張張的照片究竟拍了些什麼,腦海裡卻幾乎沒有印象,只有「似乎有很多體認」如此空虛的事實。
於是我為了寫心得,只有不斷地重覆再重覆,觀看這場灰茫的攝影展。
其實人家很想針對啥勞什子的「新新小說」或「極簡主義小說」來探討這本書,可是人家怎麼看別人的文章就是看不懂嘛~(打滾)
2 意見:
你的note是在裝什麼可愛,囧
因為我是貓聖代呀~(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