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當期讀書會的指定閱讀。已經連續兩期的心得文寫的不知所云,固定討論還會稍微的恍神或心不在焉。難得有一次那麼晚開始生產我的讀書會指定書籍閱讀心得,距離指定繳交期限已經不滿五日,已上線的文章超越七篇(半數以上!),總認為別人寫的越多自己就越難寫,於是想辦法反其道而行,乾脆把大家的文章約略瀏覽過一次再說。L拿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來比較,有幾個人大概(我說大概)受到書末附錄的文章影響,話題圍繞在『我』的主體被動性上,小C則是簡單的順便談了他對圖森作品的感受,因為除此之外他還讀了《做愛》和《逃》,心理狀態無法順利進入書中的S倒也誠實明說甚至又再多讀了幾次,P一如往常的以他的方式節錄片段以寫作敘述方式去解讀角色的心理,然後是模仿著圖森筆法寫下閱讀當下狀態感想的W,之後意外成了大家(包含我至少五人)的偶像,最後是寫作心得文章總是中規中矩的八,他的文章忘了加標籤(噢,我要發文前發現他加上了。)。所以,我應該要怎麼下筆呢?(噢,忘了說,因為得當主持人所以好像必須得做些功課,但目前為止我並沒有。)結果想到的竟然是「這個部落格沒有品味也不太寫生活,結果竟然入圍品味生活項的決選」然後呆笑,所以就來寫篇,偷了別人品味然後寫自己生活的文章。(只是中間的思考過程是很複雜的,呃,或許應該說是雜亂無章的,不過打字的速度永遠跟不上腦袋的運轉速度,所以被忽略的那塊就不要太在意了,雖然那看起來因果之間並無任何關聯。)
翻閱本書時,正好是大風大雨的夜晚,我坐在二樓靠窗的位置,任由髮型師在頭上動剪。 伴隨著吹風機轟轟怒吼,還有隔壁客人滔滔不絕的手術論 (嗯,應該是外科大夫),我跟著書中的『我』進入作者圖森營造出似是現在進行式卻又靜止不動的世界。
(模糊曖昧的存在:《照相機》讓-菲利浦.圖森/Carol)
大概就是所謂的「極簡主義小說」或是「敘事體的抽象畫藝術」吧
每一章節是否連貫不重要
(《照相機》讓─菲利浦‧圖森/chi)
因為我發現這本小說很不適合快速的看,似乎得要跟隨著文字的節奏,一句一句的在心裡慢慢念著。人家放什麼歌,我就跟著跳什麼舞,硬要跳自己要跳的也不是不行,但總顯得有些奇怪,就連自己也進不到狀況中。所以一切還是慢慢來就好。
(寫心得──讀讓-菲利浦.圖森的《照相機》/鎮長)
而在閱讀與閱讀的空隙之中,我終於忍不住的困倦睡去,並且發夢。夢見了一些個荒謬卻似乎又有些事實基礎的夢。
(無法逃離的目光:照相機/讓-菲利浦˙圖森/路那)
沒有高低起伏,劇情缺乏連貫(或者應該說,雖然劇情是連續性的,但無法從中看出一貫的脈絡),更遑論引人注目的伏筆,有的只是一幕幕的鮮明場景片段,待我們去追尋、咀嚼。作者或許就如同書名,是個照相的人,將跳脫的每一幕如同照片般定格描寫,段落界線即是照片四周的白框;至於整部作品,則可說是收集這些照片,將其裱裝於牆上的攝影展覽。
(數張照片構成的主題攝影展──讀《照相機》/貓聖代)
談到拍照,總少不了取景擺pose一連串前置作業,不倫是想留下美景或回憶,通通有其目的性。在汲汲於美景捕捉的當下,我們是不是被制約了呢?某些本質的東西是不是被遺忘了呢?照片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自我滿足還是他人主觀的迎合?
(《照相機》不顯像/小八)
很少接觸這樣類型的小說,看了兩次給我的感覺還是曖昧不清,
說實在的不知道要怎麼陳述自己的心得,即便我看了兩次,
感覺就像是一團迷霧壟罩在心頭,卻怎麼撥也撥不開的存在。
(曖昧不明的思維:「照相機」/栞)
於是這是一種偷竊的行為,透過那台被男主角悄悄帶走的照相機,像是無目的的按下快門,捲起底片,將內心不安的痕跡投向大海之中,而沖洗出來的影像卻不被顯像只剩下那團黑,然而諷刺的是原主人清晰的照片中竟然出現了自己所熟悉的身影。結果我手上的《照相機》裡頭的標籤就如同黑影般不被注目,說不清的好像必然要透過更多的方式來使其顯靈,但現在的我無法,純粹只剩下那種發呆所造成的焦慮。請(勿)期待五日後的展演。
(模糊曖昧的存在:《照相機》讓-菲利浦.圖森/Carol)
大概就是所謂的「極簡主義小說」或是「敘事體的抽象畫藝術」吧
每一章節是否連貫不重要
(《照相機》讓─菲利浦‧圖森/chi)
因為我發現這本小說很不適合快速的看,似乎得要跟隨著文字的節奏,一句一句的在心裡慢慢念著。人家放什麼歌,我就跟著跳什麼舞,硬要跳自己要跳的也不是不行,但總顯得有些奇怪,就連自己也進不到狀況中。所以一切還是慢慢來就好。
(寫心得──讀讓-菲利浦.圖森的《照相機》/鎮長)
而在閱讀與閱讀的空隙之中,我終於忍不住的困倦睡去,並且發夢。夢見了一些個荒謬卻似乎又有些事實基礎的夢。
(無法逃離的目光:照相機/讓-菲利浦˙圖森/路那)
沒有高低起伏,劇情缺乏連貫(或者應該說,雖然劇情是連續性的,但無法從中看出一貫的脈絡),更遑論引人注目的伏筆,有的只是一幕幕的鮮明場景片段,待我們去追尋、咀嚼。作者或許就如同書名,是個照相的人,將跳脫的每一幕如同照片般定格描寫,段落界線即是照片四周的白框;至於整部作品,則可說是收集這些照片,將其裱裝於牆上的攝影展覽。
(數張照片構成的主題攝影展──讀《照相機》/貓聖代)
談到拍照,總少不了取景擺pose一連串前置作業,不倫是想留下美景或回憶,通通有其目的性。在汲汲於美景捕捉的當下,我們是不是被制約了呢?某些本質的東西是不是被遺忘了呢?照片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自我滿足還是他人主觀的迎合?
(《照相機》不顯像/小八)
很少接觸這樣類型的小說,看了兩次給我的感覺還是曖昧不清,
說實在的不知道要怎麼陳述自己的心得,即便我看了兩次,
感覺就像是一團迷霧壟罩在心頭,卻怎麼撥也撥不開的存在。
(曖昧不明的思維:「照相機」/栞)
於是這是一種偷竊的行為,透過那台被男主角悄悄帶走的照相機,像是無目的的按下快門,捲起底片,將內心不安的痕跡投向大海之中,而沖洗出來的影像卻不被顯像只剩下那團黑,然而諷刺的是原主人清晰的照片中竟然出現了自己所熟悉的身影。結果我手上的《照相機》裡頭的標籤就如同黑影般不被注目,說不清的好像必然要透過更多的方式來使其顯靈,但現在的我無法,純粹只剩下那種發呆所造成的焦慮。請(勿)期待五日後的展演。
3 意見:
其實很多人忘了加標籤的時候都是我跟小云幫忙偷加的XD
我好像一直忘記要加標籤~
(自首)
阿森這篇感想也很特別哩~
剪接的手法也相當有趣啊~~~
嗯嗯,
改天來偷學好了(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