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袋書形式出版的小說,這本可說是大大成功的掌握讀者閱讀的樂趣和目光。如果可以從十五公分變成十九公分,從橫書變成直書,麻煩加上插圖(這本只有開頭的扉頁,不夠啦。)我很樂意再收藏一本的(可以的話作者的序言也不要那麼認真嘛,如果非認真不可,後記記得要歡樂些呦)。這種感覺的推理,不免讓我想到《GOSICKs》,充滿系列短篇樂趣與其意遭遇引發的小事件解謎。主角郝仁已經完全的做好作為一個系列作角色的準備。為什麼這麼說呢?除了異於常人的復古商品蒐藏兼使用癖(一般的蒐藏家是不會拿出來使用的),還有每次都要報上自己名字郝仁的設計(一般人自我介紹應該是會說自己的身分,再說「敝姓…」作為開頭)。身穿緊身衛生衣的奸商怪老頭,像是倒敘推理劇中出現的每集(兇手)主角;同樣的關鍵詞(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和梗(怪老頭的壞心眼和飄到很礙眼的鬍子毛)的使用,如果作者不再繼續寫這系列的作品,就太對不起故事中的角色啦!(莫名)
〈請勿挖掘〉
被跟第二篇〈牆中的女人〉放在一起實在顯得有些悲哀。無論是篇幅還是內容佈局都輸人家一大截啦。不過第一章節雖然很短,但「迫不急待」的使用著實讓人印象深刻,剛好跟第二章節那不斷強調「我」的字句有呼應的效果。很可惜那個日本女人最後讀者才知道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但作者既然清楚的描述他作案時的細節,兇手心境的部分卻相當缺乏(反而一直強調身材和生理上的變化!),到最後的不在乎又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色誘法」那段硬要挑的話,個人覺得有些顯得不必要,像是漫畫裡面突然插入服務男性讀者的橋段(主要是因為作品的調性並非如此)。短少的篇幅讓開始看起來有點呆的郝仁突然變得很敏銳,推理的部分一口氣落落長和前面輕鬆的敘述實在有些不搭調。不過,古董推理(?)這點倒挺有意思的,雖然某種程度上就沒有達到作者預期的,希望帶給讀者公平性去推理,但也算是另一種容易理解的「專業」偵探推理。
〈牆中的女人〉
無論是完整度還是角色的心境想法描寫程度都比〈請勿挖掘〉出色許多。而且其實有聽過作者大人談過裡面的大概劇情,所以心裡有個底接下來要如何發展(炸)。這回的兇手「顏先生」比較有個「人」的味道,有經歷有過程,與郝仁的「恩恩怨怨」(誤)更顯緊張刺激(啊啊啊,有滅口劇情呀)。心神不穩的碎念完全讓人發笑,而主角與兇手在同一件事情上描述的差異,因為增加了另一些元素,差異的加強,笑點就更明顯了。驚險的收尾雖不見得出乎意料,但還挺實際的(笑)。小說的特色就是可以把那些萬分之一機率的巧合等等給寫進去,我很喜歡這樣的使用而不會覺得不真實。(是說本作的並非強調真實感的小說就是)
郝仁古董檔案系列(硬要說,因為我很期待系列續作)展示了輕質走向推理的趣味性。沒有複雜的機關設計,不在場證明的搜索,還有需要破解的密室和時刻表之謎。帶上些只有偵探知道的線索也無傷大雅。當冒險小說,描寫日常的小說,類型不那麼明顯時,加點推理成分當作調味料,娛樂度上升之外,就創造出另一種推理小說的模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