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比起小說的優勢,便是閱讀時更能貼近作者本人。
尚未看過電影,但作者劉梓潔於首篇〈父後七日〉的文字躍動感,比起影像絲毫不遑多讓。相較葬禮予人肅穆、悲傷的印象,內文反以輕盈、幽默的筆法,輔以台語的口語敘述,將當事人所見之繁文縟節作一寫實的客觀呈現,文字裡的人哭泣,文章外的人微笑,莞爾之餘,還能窺得作者對亡父的追憶,與笑看生死的情緒起伏。
待閱畢後點選電影預告片,果真如此,孝女白琴與師公、七日中與七日後、淚與笑的映襯和融合,透過剪接生出一股打動人心的力量。
或許,這才是現實的葬禮人情。哭泣與三跪九叩只是形式,回憶才是永恆,只要心存對故人的思念,嬉笑快活又有何妨?末句「請收拾好你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結束對亡父的感懷,似又將追思綿延至未來,讀者明白,就算情緒已然降落,未來仍會不時起飛。
本書收錄的四組選輯,分別以父親、老家、台北,與旅行落腳處為主題,抒發對往日的懷念,道出自身的鄉愁。細讀其內容,竟讓我覺得與北村薰「我與圓紫」系列有若干相似之處(輯二與輯三尤其如此),不僅因為劉梓潔「如台灣搖滾樂」(套用書腰宣傳語)的敘事語調呼應該系列隱含的生活韻律感,更重要的因素是「散文」就某方面而言,也可算是一種「私小說」吧!(值得一提的是,北村薰也是個愛貓人,這又與書中的養貓片段有相合之處)
是的,明明作者寫的是散文,但我卻覺得她像是說故事的人,寫的是日本人所謂的「掌篇小說」(即極短篇)。如後記所述,她內心的小孩常告誡自己,寫的東西「要好看、要好笑」,是故她的敘事並非隨興所至(或該說:隨興的是她的文風,而非文脈),有基本的鋪陳與收線,末段總要落在一個恰如其分的點,一個漂亮的「合」。而這,不正是小說重視的結構?
縱使篇幅規模無法相提並論,對作者寫起小說的功力仍有幾分期待。一位侃侃而談的生活名嘴是否會是個好的說書人?「父後七日」電影的編導應可化解我的這項疑問。求助維基百科,得知劉梓潔也曾以〈失明〉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部落格亦有貼出全文分享,希望這不是唯一,而是她夢想的蟄伏。
畢竟,我們已見識過這麼多中年後才寫作出名,「老來俏」的大師,從一個人的散文去期待小說,也許還不算是太漫長的等待。套用末篇結尾所言:「在那個神聖時刻降臨之前,這樣好像也沒什麼不好。」若真有那一刻,我很期待後續作品能帶領讀者們繼續飛翔。
儘管那將會是父後百日、千日,抑或萬日之久。
書目決定時就想說要趕快去看電影,結果還是忘了Orz 得找時間補完!
2 意見:
父後七日的DVD好像已經出囉~XD
喔喔,立馬下單!X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