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人算不如天算(茶),冷言《上帝禁區》

嗯--我一定要好好思考小孩子的教育這檔事。(p. 202)

請允許我為這本錯綜複雜背景深沉的故事做個輕鬆的開頭,純粹是讓我想起了閱讀感想之於心理狀態的關係,也可能是這本書的精采度夠餘味卻不足所造成的可惜感,到底是少了哪一塊自己也講不清,或許是過度濃縮所造成的消化不良以至於:不想寫那些記得清楚的部分想寫的卻是不記得的那裡,結果這麼一來感想文不就全空了嗎?所以似乎能做個傳統些的開頭,至少清楚且明白的把想講的東西講清楚不過經驗裡是會變得剪不斷理還亂的超大誤會。於是寫了這些當作如果以下不知所云(或說不知道我要表達些什麼)的辯解。

書名《上帝禁區》,書寫上所使用的題材幾乎是不證自明(文法錯誤),童謠「當我們同在一起」,無法解答的「部位分屍使其復活」的猜測,鄉下地方的古老傳說,可以在這本小說中看到許多知名作品的影子,但作者卻能利用這些「好像在哪裡看過…。」激起讀者的興趣,卻變化出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嶄新故事,讓人感到十分驚喜訝異。不過,真正吸引我的,反而是這本小說濃厚的「在地性」,台灣的農村、歷史、景物。好像回到高中念台灣史地的那段時光,記憶中的名詞和事件一一被喚醒。然而,卻也因為這種在翻譯小說中看不到的場景,讓我在閱讀上不經意的就分心了,朝其他的方向去發想,尤其是與故事中角色處在同一年代的童年經驗。比較奇怪的是,很多出現在類似私人手記的歷史經驗描述中,你可以理解那種非中性的寫作方式-爲的是讓讀者了解當事人心情-詭異的地方在於過度清晰的年代記述,於是就呈現出一種「作者是否有意創作反推理小說」的方向去想像。除此之外,就像張博鈞先生在書後的讀後寫到的,一直強調並非教科書所以作簡單的說明,反而讓人覺得有(被強迫)坐在教室聽課的感覺。其實有「聽課」的感覺不一定會讓讀者覺得不舒服,有時候甚至能夠形成小說有趣的部分或是特色,然,被「強迫」之感,卻喪失了閱讀本身的樂趣。


不知不覺中我走到一處池塘,池塘中央有一間簡陋的木板拼裝屋。仔細一看,這裡原本應該是一處水田,會變成池塘大概是因為地層下陷,剛才又下了大雷雨的關係。我蹲下來看了看,水的深度大概有我的腰部這麼高,而且渾濁不堪,如果不小心跌下去大概會像裹上一層糖衣的糖葫蘆吧!(p. 67)

單純以一個推理故事來說,是看似簡單實際上牽涉多數複雜線路的精采之作。事件的轉折出現的相當緊湊,人物的特色也相當鮮明,可惜後半部關於多重事件的說明顯的過度沉重,相較於書籍前半部以對話與景物構成的輕鬆感,有種不平衡的感覺。若能將一些知識或技術性的提示拿一點到前半部會更好(於後便不必再提及,使讀者能直接意會),不過私心的以為,這完全是…,這本小說篇幅不夠的原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讓前面的「台灣農業社會史」變得跟後面的「複製人技術說明」一樣豐富的話,那種平衡感應該就會抓到了吧(就像在京極堂系列中,碎碎念不停的男主角是從頭到尾話都很多,麻痺了就習慣了,而且還可獲得不少冷知識)。

題外話,記得某次在跟大家聊電影時,學長說,不認識導演是很可惜但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在此大談某電影的優劣,實質上要透過理解導演真正想表達的才能與他溝通(少數)觀眾的深入想法,不過不認識導演也好,或許我們能從純閱聽者的角度去剖析這部電影。於是不巧的我認識作者,也知道他作為一個讀者不甚喜愛小說中出現冗長的知識解說,寫作時自然會去避免,這點同為面對某部作品的讀者,我可以理解及接納這樣的想法,然而當他今天身為「作者」而我身為「讀者」之時,這差異就明顯的被揭露了。於是乎,個人喜好的評價便更清晰的在這篇感想文章出現。

原文發表於個人部落格 非.推理小說研究社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