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城市之心-讀宮部美幸《誰?》

城市之心
-讀宮部美幸《誰?》

要問是誰,不如問誰是。

前者構成小說的吸引力。後者成就小說的後座力。



財團大老闆希望旗下擔任編輯工作的小女婿代自己出面,幫助遭到自行車衝撞而死的自家司機遺族。司機有二女,大女兒嫻靜正待嫁,憂心忡忡談起童年曾遭遇的綁架,以及父親生前難解的留言,小女兒剛強熱情,欲為父親出書而揭發兇手。這是一場謀殺嗎?是誰綁架了大女兒?是誰殺人?是誰造成這一切。謎底是「暗處的某人」,那便構成小說引人閱讀之引子,大財團小女婿如何出手,捲入看似「不怎麼嚴重」、「卻真的死了個人」的案件中,奔波來往探詢真相,破解當前死者亡故之疑雲,連死亡都無從閉鎖的,屬於死者生命「最裡面房間」-那同時也束縛著活人,無論是在過去遮天蓋地造成大女兒陰影的綁架案,或是此刻通往未來那束縛她們人生的死亡之謎。

但小說發展全然不是我們所想像那回事兒,淺淺日光,淡淡白日,小街弄,轉拱橋,自行車叮叮噹噹,孩子放學聲嘩然,柏油路上鮮豔橘色紋線蒸出扭曲白氣.....故事被說得極靜緩而散漫,固然也道這小女婿怎樣穿街走巷探訪真相,更多篇章集中在,小女婿與社長千金一家三口平靜富裕的生活日常。或者讀者會驚覺,什麼時候,故事慢慢由「有個人死在找不到兇手的意外中」這樣符合推理小說閱讀時超常之體驗感,挪移而至「我今天唸了什麼故事給女兒聽,上餐館又去逛街」且案件成為和少妻等孩子睡著閒坐客廳時彷彿當日新聞似隨意的窮聊天。很快我們便會知道,兇手是誰固然重要,當年的綁架案、現在的死亡事件誠是要緊,但那些並不全然構成這部小說的高潮,更多的高潮集中在「誰是」,我們以為日常關係中的那些,穩坐掌權的大財團老岳父、嫻良的妻子、甜美的孩子、印象中少根筋愛父心切的小妹與代嫁處於幸福中的大姐,原來都處在極限的邊緣,只要一點點傾覆,便將由光轉暗,那些「淺淺日光,淡淡白日,小街弄,轉拱橋,自行車叮叮噹噹.....」猶然不過是白日光景,她們隨時可能跨過換日線到命運比較黑暗陰冷的那一邊。於是故事便又好看起來,不是因為發現未知之事「是誰」造成的驚喜,而在已知已有之事「誰是」破壞者的懸於一線,要跨過是那麼容易,小說中主人翁甫登場,和妻子一番對話,對方才開口劈面就是擔心「不是要說離婚吧!」、重重受保護的孩子也不免有被綁架之危,死者遺族那彷彿日光月影的姊妹以及其人生,是不是也有翻轉的可能。「誰是」,是哪個人隨時會翻覆於白日的世界消失,於是「日常」成為小說中最讓人安心,又驚懼莫名的風景。

小說中寫靜巷寫安緩住宅區,我倒覺得,這才是老東京眼中屬於「城市」的裡層面貌,屬於電光金屬音、精鋼高樓與高速電車橘髮辣妹的東京,往往是外國電影裡對於這一座城最簡單的刻板印象。我們很容易用這樣的風景去告訴別人「這裡是東京」,但還有另一種呈現方式,想方設法說出「東京在這裡」,小說中的安靜社區、短巷道、孤寂曲弄終究只是裝載的容器,小說裡頭的關係才真正刻畫出屬於這座城市的擁擠與摩擦一面,無論是那個一路逼近兇手卻發現「孩子們都知道兇手」、「校園裡流傳」、「調查造成我家孩子的困擾」其中所呈現之同儕壓力與繃緊社會觀、或著主人翁「還沒開口就擔心會不會離婚的幸福家庭?」,乃至作為小說最後爆點那個「綁架事件的原委」和「姊妹關係的清晰輪廓」,尤其綁架事件原委那個「黑暗中的怪物真的存在」,莫不是屬於我們這一代或這整座城市一種集體的且有可能實現的真實寓言乎?有論者提出小說中所體現「貼近庶民/非庶民」、「城市中心/核心邊緣」之類的視野,我倒以為,這樣說誠然如是,但還存在另外的解讀方式,那無關於視野之高低或貼近庶民於否,而在於,小說家必須選擇以這樣高反差的城市風景素描,以及具備不同速度比的人物(不是因為階級或地位,而在於生活的速度),始能突顯這個城市無比疲倦而擁擠、看似緊密而又每一刻都充滿毀壞預感的,「城市之心」。

那比什麼都安靜。也更具有破壞力。

誰是。是誰。誰都是。也誰都不是。因為城市。因為曾是。


書名:《誰?》
作者:宮部美幸
譯者:劉子倩
出版:獨步文化 2008

4 意見:

提到...

我喜歡這篇心得>///<

小云 提到...

阿青寫得好棒!(送你兩打拇指)

匿名 提到...

妳們最會鼓勵人了拉
真是我的好姐姐

小云 提到...

我們不說謊的啊,都是實話(認真貌)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