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死神的精確度》/伊坂幸太郎

「人都難免一死。」
「當然。」
「在你眼中或許理所當然,但這可是我足足花了七十年才有的體悟呢!」(p.311)



第一次讀《死神的精確度》是去年年底的事,當時只覺書名特別就跟友人借來翻閱。 看完後的感想是,作者伊坂真是個有創意的傢伙,將已有既定形象的死神賦予新面貌。 而『雨男千葉』就成了我初讀本書最深刻之印象,其他則因時光飛逝完全忘光。

近日再重看一遍,除了不變的雨男,冰冷的死亡與一絲溫暖的人情傳達到我心裡。 六個短篇,千葉狀似疏離旁觀,冷淡地做出悠關生死的決定。 他自己也承認,不論對象是生是死,毫不在意。 但閱讀他與調查對象的來往描述,雖然其回應總帶著冷漠,卻總有情緒波動溫度升高的時候,比如在『戀愛與死神』中,千葉最後對女主角所說的“謊言”…,感覺像是硬要裝專業不得不冷硬,結果還是忍不住破功略顯彆扭表示好意。 另外,“我們對人類不帶有一絲同情或懼怕,卻獨獨鍾情於他們所創作的「音樂」(p.73)。” 音樂正是人類靈魂情感之精華所在,死神對人類沒有興趣,卻對其感情抒發情有獨鍾,奇妙的反差。 (題外話,作者另一著作《奧杜邦的祈禱》,文中亦相當推崇音樂的存在。)

死神這個職業已經夠特殊,作者還設定情報局(上司)作風官僚。 反正資訊就是給這麼多,再問也沒有的標準人類官方風範,原是虛幻的「死神界」,怎麼感覺超有人味! 而且,反正結果都是認可,不論有無努力衡量也沒關係,千葉不少同事因此抱著渡假心態遊玩人間,工作隨便應付就好(我也很想這樣 )。 與其他同事相比,千葉似乎較認真專注,衡量死亡認可也較精確?!

而藉由衡量,評估人類生命的重量,到底怎樣才算「該死」?

讀至本書後半部,「人難免一死」這個概念逐漸凝聚,但這並不是消極的想法。 《死神的精確度》看似討論死亡,其實是經由死亡認可與否的過程,帶出人類生命的意義。 只不過直到闔上書本,衡量的基準仍是沒個定論,表達活著的目的本就難以界定,即便是「神」都無法判定,更何況當局者迷的人類。

除了本書,伊坂的作品還讀過《奧杜邦的祈禱》、《天才搶匪盜轉地球》及《天才搶匪面面俱盜》,各書風格迥異,而且涉及類型不同(會說話的稻草人跟歡樂聯手搶銀行),可見伊坂所學甚廣。 友人大力推薦的《沙漠》和《Lush Life》,有機會要找來看看。


最後的一話的老婆婆尚須耗上七十年的時間方能悟透,慢慢來,不要急。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