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那些會說故事的人,妒忌他們能把故事說得那麼活靈活現,充滿機鋒與衝突,不得不然卻又實已如此,時不抖幾個包袱笑一場震懾一下,復歸於行,那麼雲行水流而又處處頓折的讓故事悠悠走下去。
冷言真的是很會說故事的人。
<請勿挖掘>與<牆中的女人>之所以讓覺得有趣,在於解構了兇手的絕對威權,兇手不再是藏在小說背面那個「我什麼都知道於是我之後又……」的場面調度者,或是覆面的神,在冷言的這兩個短篇中,兇手不總是面面俱到的,也可能是會出包的,有太多顧慮需要擔憂,殺人實難,偏偏總有旁人於重要時刻闖入,如果這個旁人恰好又是一機敏之人,恰如偵探…,於是開始一場智識的對決展開。
為了強調對決的刺激與營造緊湊感,小說於形式和情節設計上都找到最好的方式。以兇手和緝凶者兩方觀點為敘述語調,隨章節輪轉而換位,兩方心態歷歷在目,對方如何出招,這頭拆招破解,兩邊廂調動一切可動用資源不動聲色來幹上那麼一場,又不時有外力不可測因素插入,並不時能在一方觀點之下最懸疑的那一刻煞住陣腳,營造某個「欲知後事如何」的懸宕點,從而使故事全無冷場,一種「捉心理」、「捉對廝殺」的刺激感醞釀而出。
小說家對於情境的設計總讓人拍案,男人殺了人壁裡埋屍,屍體露出一角,卻正逢他人敲門、兇手欲滅口,尋至下手對向房中,對方也正往兇手住處而去,一來一往誰是自投羅網誰又撲了個空……機巧的情境設計使小說中角色產生趣味性的「誤差」、「照鏡」,由此將整體氛圍摧谷到高峰,對峙的張力使小說鼓脹如欲活,我真得覺得,在冷言的短篇中,看到的不只是智識邏輯演藝的「推理」,而是能用「小說」方法展示的「推理」。那也許便是臺灣所謂推理小說該注意的,除了推理,我們還需要好看的小說。那也許便是您了,親愛的小說家,這樣一片沃土,請繼續向下深掘去吧
書名:請勿挖掘──郝仁古董檔案
作者:冷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