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納須彌於芥子──讀《轉轉》

一趟散步旅程可以見證到愛情、親情、友情的各式呈現,並反射自身境遇,最後或微笑、或悵惘地邁向終點──套一句眾人常說的話:這就是人生。

開頭的發展是莫名的。因迷上脫衣舞孃而積欠高利貸借款的青年竹村文哉,碰上來討債的中年大叔福原愛一郎,請求寬限幾天,沒想到就在期限將至,竹村打算潛逃之際,福原表示會將其債務一筆勾銷,並贈送一百萬元,條件是「陪他從井之頭公園走到霞之關」,因為他失手殺了妻子,打算去警視廳自首。

於是一開始被賦予簡單背景、形象的兩人,因為這趟散步,逐漸從骨架中長出了血肉。這些血肉的來源,正來自劇情中的配角們。

看不慣母親行為的少年慎太郎、玩Cosplay的小學同學尚美、想藉成人電影發跡卻失敗的Pub老闆娘真帆、積極性不足卻想當社會新聞記者的勝田、贈予主角熱帶魚,卻殺害雙親後自殺的高橋、五十年來始終追尋昔日之戀的老傭人新吉、3S劇場的眾人們,以及Gisors的親切媽媽桑麻紀子……出現在旅途中的這些人,與兩位主角的關連有深有淺,或許他們的段落在整部故事裡,只是佔了數十頁的小插曲,卻絕對不僅是過客而已。

因為,不管是竹村還是福原,在接觸這些人,見證他們身上發生的事後,也會開始與自身的境遇產生連結,有所傷感、哀嘆,或是有所成長。這些事物每經歷一次,兩人的背景與個性也會更為鮮明,因為那些週遭人的際遇會不斷勾起他們的過往,讓讀者對他們的認識有了更完整的補足。

這,或許就是「公路電影」的特色所在。有趣的並不是零碎的事件本身,而是這些事件加諸主角,所賦予他們的血肉:個性、背景與成長。表面上描寫的是「事件」,實際上著眼的還是旅途中的「人」。

須彌可納於芥子,一剎那也可以是永劫。竹村與福原的百萬散步之旅,若放在時間軸來看,不過寥寥數日,當中所包含的心境追尋與探索,卻大得足以涵蓋一生。竹村數度經歷母親離異的家庭,對其性格產生的桎梏,轉化為一種不上不下的善惡平衡,與對舞孃美鈴的癡情;福原一生中出現的三個女人:真帆、麻紀子與妻子,第一位代表著他的青春──戀愛與學運,後兩位則是他人生後期的「外」(工作上的演藝夥伴)與「內」(家庭裡的摯愛)。兩個男人的人生藉由一群女人的登場,隱隱約約地拼湊起來。

另外,作者藉由組合「中年」與「青年」這兩個散步搭檔,不時擦出世代之間的思維衝突火花。從Cosplay、同性戀等文化,乃至於事業、社會與戀愛觀,我們可以透過福原之口,聽見他對現今價值觀產生的納悶與懷疑,這形成一種思維的對比,也構成故事所需的,對福原自身的內心衝擊。

最後的結局是突兀的,彷彿為了在兩位主角的人生時間軸,畫上另一條細線連接般。不過,這就是人生。你永遠無法預期眼前的陌生人,曾經與你有過怎樣的緣分,也或許永遠不會察覺,最後只能在旅途的尾聲各奔西東,邁向下一個轉捩點。

認真覺得書名應該讀成「ㄓㄨㄢˋㄓㄨㄢˋ」。還有,這本腐點好多~(喂)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