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落地》之後……

落地
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生活,總是多了一分孤單,少了一分安心。尤其是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國外,語言不通,又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故鄉,更是讓人滿心惶然。哈金的《落地》,描寫的是移民們的故事,從中國來到紐約法拉盛──新中國城,縱使舉目所見都是熟悉的文字與黃種人面孔,畢竟還是踏足於一塊陌生的土地,周遭環境還是與家鄉不同。

我本來預期(真不是個好習慣)像這樣的故事題材,字裡行間恐怕遍佈著鄉愁與哀傷,讀來會讓人情緒低落。但沒想到《落地》裡的十二個故事,鄉愁多少有一點,哀傷與無奈也沒有缺席,卻絲毫不顯沉重苦悶,讀起來很生活、很有共鳴,甚至有些段落頗輕快有趣,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例如像〈互聯網之災〉,寫一對相隔在法拉盛與四川的姊妹,從原本以手寫信件通信,改為用電子郵件聯絡之後的轉變。網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一口氣把倆人拉近,不用再花上一個月的時間等信寄到,就算要每天閒聊也沒問題,的確既快速又方便。但這樣過近的距離,卻漸漸讓當姊姊的「我」感到壓力,覺得沒了自由的喘息空間,「我家那頭隨時都能逮住我。他們就像住在附近。」(P.13),她甚至後悔當初要是假裝沒收到電子郵件就好了,這樣就可以繼續寫信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

這一篇短短才四頁又兩行的故事,竟就寫活了通訊發達之後的改變。我過去也曾經和朋友通信長達數年,但後來網路發達之後,改用E-mail與MSN聯絡,變得快速方便了,卻反而減少了聯絡的次數。更糟的是,在幾次的聯絡中,還意外地有點話不投機的感覺,甚至偶爾會覺得怯於聯繫。當然這不能全怪罪給網路,畢竟都這麼多年了,人多多少少會改變是正常的。然而正因為感受相似,讓我對這個故事特別有共鳴。

〈孩童如敵〉則是個比較悲傷的故事。時代的不同、環境的改變,使得上一代與下一代的觀念有所差距,老一輩覺得無論如何都不能忘本,就算住在美國,也應該要學好中文,以自己的國家為傲;但對年輕一輩來說,那些都是不必要的束縛,他們所學習、接觸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於是兩方就有了衝突。這一類的觀念衝突,我想並不僅侷限於移民家庭中,在一般家庭中應該也是相當常見的。

〈兩面夾攻〉說的是個夾在婆媳之間,兩面不是人的男人。其實這也是隨處可見的家庭生活景象,只是到了移民家庭中,事情的發展有那麼點不太相同。在故事的最後,兒子靈光一閃想出了解決婆媳糾紛的辦法,那個辦法並不光明正大──我忍不住想到影集《慾望師奶》,片中的主婦常為了達成目的,暗地裡用拐彎抹角的方式推動事情發展──倆夫妻間完全不需要討論,僅靠眼神默契就完成了整個計畫,實在相當有趣。但是在有趣之外,故事又讓人隱約感覺,這對母子間的情感,不再如過去只是單純的付出、不再能夠無話不談了,有點淡淡的哀傷。

除了前述三個故事外,本書還收錄了〈作曲家和他的鸚鵡〉、〈美人〉、〈選擇〉、〈恥辱〉、〈英語教授〉、〈養老計畫〉、〈臨時愛情〉、〈櫻花樹後的房子〉、〈落地〉等故事。每個故事都各有可供思考、探討的主題,也各有其趣味或引人注意之處,相當精彩好看、引人入勝。只是,每一篇都拿出來講的話,這篇文章恐怕會長得讓人讀不下去,因此我只談了印象比較深刻、比較有共鳴的幾篇。

由於本書是用英語寫作,再由作者本人翻譯成中文,因此書中有許多用語和台灣不同(比方「互聯網」和「網際網路」),剛開始讀的時候,我覺得很不習慣、很彆扭。不過讀到後來,這卻反而成了一種難以訴諸言語的風味,是唯有用這種語言才能夠表達出來的。就像哈金在〈序〉裡所提及的,原文裡有「一些移民的英語口音和誤用無法完全在漢語中再現」(P.6),我認為,中譯過後的文字,也有許多情感與味道,是用英文所無法傳達的。

個人喜愛度:★★★☆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