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所謂的犯罪基因──讀《壞種》

《壞種》是一九五四年的作品。在那個時代,兒童犯罪、謀殺的題材相當驚世駭俗,縱使已被往後作家們不斷翻炒,回頭過來看威廉‧馬奇的故事仍相當具有張力。母親克莉絲汀對女兒蘿達的罪行從懷疑到確信,進而痛下決心的過程,可謂步步進逼,精采萬分。

不過就角色面來看,蘿達的可怕程度正如寫跋的陳琡分小姐所言,比起後繼的「惡童」們稍顯遜色。蘿達是欠缺道德感,對於「那是我的」以及「我好想要」等慾望會不擇手段加以實現,但她畢竟是欠缺縝密思考的八歲小孩,不會思考犯案後如何脫罪的問題,面對大人的質問也僅是一概否認,比起推理小說冷靜犯罪的幼童仍有一段距離。然而就另一層面來說,如此設計反而更貼近現實。

曾在某科普書籍讀過「犯罪基因」的故事。過往的人相信犯罪者會透過基因遺傳其劣根性,造成龐大的犯罪家族,更衍生成一門稱為「顱像學」的學問,雖然現今已成為無稽之談,但和此書的中心概念不謀而合。以現實存在的連續殺人犯為背景,構築出犯罪基因的遺傳藍圖,現今來看頗具幻想性,成為故事的另一賣點。

本書也拍成了黑白電影,裡頭蘿達的形象較為聒噪成熟,與雷洛伊的對手戲十分有看頭。不知若放在現今社會的氛圍下會如何詮釋呢?想必會是更沉穩,惦惦吃三碗公的歌德風小女魔頭吧!(不負責任想像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