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森的《照相機》是繼米蘭昆德拉《生活在他方》後的梅迪西文學獎得主,有了這層關係,我在閱讀時老是忍不住把昆德拉的文風拿來比較。相較之下,《照相機》淺淺讀來比昆德拉的作品輕鬆,昆德拉的作品像鄉間小路,沿途風景引人靜坐思考。圗森的作品不會讓人想停下,平常一如每天徐徐穿梭於城市間,如此理所當然。想停下探索的念頭也曾浮現不少次,奇妙的是,抵擋我繼續深入的阻力好大,最後我終於放棄,放手讓自己隨著圖森的主角去流浪。
理所當然且複雜難懂,這就是生活。
生活總是充滿一連串的矛盾,《照相機》中也不乏此類描寫:諸如不停提到思想是無法言說的又老是愛拉拉雜雜倒出一大段內心獨白等等。對恣意而行,自我中心的主人公,我竟然無法討厭,也許是那種頑強的切斷外界目光的執拗引起我的共鳴吧。
在每天的生活間,我們評斷著外界種種,同時也被外界評斷。在快速的社會與普世價值觀中,不為什麼去生活的可能漸漸難以達成。
書名的照相機恰好可提供類似的思考。談到拍照,總少不了取景擺pose一連串前置作業,不倫是想留下美景或回憶,通通有其目的性。在汲汲於美景捕捉的當下,我們是不是被制約了呢?某些本質的東西是不是被遺忘了呢?照片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自我滿足還是他人主觀的迎合?
本該有影像的不顯像了,沒有焦點的畫面更增添些許思考的空間,失去主題也可以海闊天空。顯像不顯像、為與不為、封閉或開放,人生就是一連串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所織成。採取怎樣的行動都是一波波得失間的消長拉鋸,波濤中重要的是當下──我們活著。
生活總是充滿一連串的矛盾,《照相機》中也不乏此類描寫:諸如不停提到思想是無法言說的又老是愛拉拉雜雜倒出一大段內心獨白等等。對恣意而行,自我中心的主人公,我竟然無法討厭,也許是那種頑強的切斷外界目光的執拗引起我的共鳴吧。
在每天的生活間,我們評斷著外界種種,同時也被外界評斷。在快速的社會與普世價值觀中,不為什麼去生活的可能漸漸難以達成。
書名的照相機恰好可提供類似的思考。談到拍照,總少不了取景擺pose一連串前置作業,不倫是想留下美景或回憶,通通有其目的性。在汲汲於美景捕捉的當下,我們是不是被制約了呢?某些本質的東西是不是被遺忘了呢?照片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自我滿足還是他人主觀的迎合?
本該有影像的不顯像了,沒有焦點的畫面更增添些許思考的空間,失去主題也可以海闊天空。顯像不顯像、為與不為、封閉或開放,人生就是一連串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所織成。採取怎樣的行動都是一波波得失間的消長拉鋸,波濤中重要的是當下──我們活著。
這怎麼比四位數字數限制的報告難寫啊
2 意見:
不倫是想留下美景或回憶
小八你寫錯字了吧,雖然有著某種錯有錯著的韻味啊~~~~
噗,潛意識浮水了嗎(炸)
這本書果然不容小覷阿啊啊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