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生根、無芽---《落地》by哈金,時報出版

《漢書·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人,總是要有個根的。


經過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演進,有土斯有財、落地歸根等類似的概念,一直深植於人心。離鄉背井,就如同背棄了自己的家族,孤單,離枝。 我沒有出過國,也沒有離家裡太遠太遠的經驗,甚至朋友之中也幾乎沒有這樣的經驗,但我總覺得,在這個靠自己不太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土地的時代,留在家裡,似乎只是個妥協的表現,畢竟,住在家裡,吃不飽餓不死,也至少有個地方可以就這樣窩著,就這樣吧,陪陪長輩也不錯,這樣的想法。


但,如果有一天,大家都沒有這個根了呢?所有人都必須強迫各分東西呢?沒有根了,如同飄散的種子一般,四處尋覓還可以的地方(畢竟是被強迫,沒有辦法一挑再挑的找出最好的地方)去生活,這時候,那個失根的感覺,會是如何呢?


哈金,在說這樣的故事。



《落地》是由12篇短篇小說集結而成的故事,故事都發生在紐約市的法拉盛。


拉法盛在70年代,原本聚集了義大利與希臘人的移民,但經過經濟蕭條的洗禮後,大家又紛紛移民到他處,70年後期,華人與韓國人開始聚集在此處,到了80年代,華人已經成為一股勢力,居住人數甚至超過當地的原生人種,在這個過程之中,在我們所說的生根的過程之中,發生了種種無助且無奈的故事,一方面是因為囿於傳統中國的民族觀念,另一方面,又必須適應美國的國情與工作生活環境,因此,這根,是漂浮在空中的。


而每個因為種種因素而必須來到法拉盛的中國人,都當然也有許多許多因素(當然,九成是因為錢),必須要在這裡生活,於是,經濟無虞的人,就會發現,在祖國的家人,將他當做搖錢樹;沒錢的人,就會遇到壓榨他的各式各樣的雇主(也包括同為中國人的老闆,遇到錢的事情,大家都精明了);或者就是異國婚姻造成的跟上一代與下一代的思想差異,但國情不同,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國家了,因此,只能用衝突來處理問題。這種種的問題,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


其中,一篇《臨時夫妻》讓我最有感觸。


這是當時(70~80年代)到美國的大陸人常常發生的情結,男女雙方都在中國有家室,但因為在美國,工作辛苦,又沒有人可以扶持,雙方各取身體與經濟上的需求,通常也會在一開始約定好如果對方的另一半來美國後,這段關係就結束。不過,大部分的情況,都會是假戲真做,不是兩邊都斷不了,就是落得兩頭空的下場。


人不是機器,總會有情感存在,身處異地的失根感,加上經濟的困頓,很容易讓這種扭曲的情結,變成了矛盾的存在,但眼前的暫時紓解,也就只能便宜行事的因地制宜,將事情拖到事情真的發生,才發現,光靠理性根本無法解決問題,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悲劇。






要說同樣在講述移民華人的故事,相比之下《抵岸》的正面意義較《落地》強大許多,《抵岸》是在描述一個男人,為了家庭的幸福,必須渡船垮海去尋找新的機會。書中沒有任何的對話,也用來模擬語言不同造成的隔閡,書中並使用各種意像如巨龍、貓頭鷹城市來刻劃對於身為外來者所面對的種種考驗,而最後的目的是讓家庭有個幸福的未來。兩本一起閱讀,可以將華人在國外生活的樂與苦,有個更全面的觀點,畢竟,只看苦或樂,都是種偏斜的作法,事情,總有一體兩面的。


拿哈金自己來說,他過去對於思鄉的情結,一直認為是無意義的行為,畢竟,人必須不斷的往前走,才能夠面對不斷不斷的,自己創造的未來,但到了五十多歲的現在,身為一個落地生根者的他,對於思鄉,也有了不同的解讀。






對我來說,身處在一個算是對於民族性的定義上尚待解釋與釐清的國家,這部份我沒有太大的東西需要去解讀與反思,家庭與家族關係,除了情感之外,還存在的經濟上的妥協,但我始終覺得,有個地方落地當然是好,因為安全,因為自在,因為不用做大多過度的思考,畢竟無論如何都有個地方再等著。不過,根,終究是長在自己身上,而非綁死於某個地方的。思鄉,就放在思念裡面就好。這樣的說法,聽來跟哈金過去的想像相近,也許是人總是在某個階段,會產生相同的想像吧?但是這路,不自己走走看,我想,別人說的再多,都只是別人的東西,自己走過了,快樂了、痛苦了,才是自己的體會。


因此,看著哈金的故事,想像必須這樣落地的人們的故事,除了無常,也多了一份莫名的期待,也許,我也會有在哪落地的機會,不過,到時候,就是我自己的故事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