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嬉戲》──「迸」的一聲之後……

嬉戲
讀完《嬉戲》後,我打開了電視。一剎那間,我陷入書中〈黑白顛倒看〉的世界,「節目」變成了「廣告」、「廣告」變成了「節目」,看螢光幕上的人們說學逗唱,好不熱鬧,演繹出一則則充滿嬉笑怒罵的人生片段。究竟電視上演了些什麼?我其實已經不太記得,只回味咀嚼起書中的字字句句,在深有同感的同時(特別是提到新聞的那段,我對於記者們的「高深問話技巧」驚嘆已久),忍不住想到「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俗諺。到底,是演戲的人瘋到認為觀眾都傻得只會照單全收?還是看戲的人傻到對這些荒謬戲碼深信不疑?

《嬉戲》雖由專欄文章集結成書,卻絲毫沒有以往為我所詬病的問題(那就是作者總愛來個前情提要、後情待續,這樣的情形放在專欄上理所當然,集結成書連貫一起看,便成了一種多餘),每一篇文章都各有其主題,就好像與三五好友品茗閒談,隨口聊到哪兒,就挖掘出一段過往回憶(或經歷、或見聞、或八卦,甚至是過了好幾手的「聽說」),時而嚴肅,時而戲謔,時而尖酸刻薄,時而令人搖頭失笑。

書裡面談了各式各樣的現象,有人與人之間的,也有台灣社會現況上的,作者從各個角度下手,剖析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包括哪裡都有的「Man’s Talk」(他說:男人之間,大部份是蓋的。其實女人之間也常常得見這類現象啊,「比較」與「爭強」正是人類擺脫不了的天性)、〈叫我Archie Bunker〉(人人心中都有個阿奇和阿Q,偶爾會悄悄冒出來毒舌一番)、好萊塢電影中的「十大疙瘩」(有些蠻好笑的)、台灣八點檔連續劇的生態(狗血不但要灑,還要大大地灑!),更把當年紅遍半邊天的《包青天》與《臥虎藏龍》抓出來大鞭特鞭(老實說我還真沒想到《包青天》的「用刑!」有這麼番影響在;至於《臥虎藏龍》,這些年來我一直疑惑當初為什麼會看到睡著,總以為是自己沒藝術細胞所致,直到讀了這篇〈快搬梯子啊!〉才豁然開朗)。

我不怎麼喜歡紀蔚然的文字,讀來總覺尖刻得讓人牙根發酸(尤其是當你發現,自己似乎也包括在他嘲諷譏喻的對象群中時……),但這並不代表我討厭他的文章。我佩服他只是轉個角度觀看世界,便能「演出」(或者說「看出」)這麼多饒富趣味,又意境深遠的思考(例如從「007系列電影」中分析人們的印象與心態),更能順暢地操控文字侃侃而談,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許是從小教育的關係,有些時候,我們並非沒有想法,而是不敢輕易道出想法),大膽批評──那段「俗頭的俗」電話錄音我也聽過、笑過,雖然覺得作者是有點過度解讀了,但卻很想偷偷問作者對那則「殺~很~大~」的廣告有什麼想法,更忍不住好奇他是如何「以解構式的閱讀」為女兒「剔析《哈利波特》的問題」。

而作者在最後「附贈」的劇本《嬉戲之Who-Ga-Sha-Ga》,則是集前面文章之大成,以笑鬧短劇的形式,進行惡搞式的嘲諷。讀起來很有畫面,彷彿可以見到演員就在眼前表演似地,真希望能有機會親眼看到這齣戲。

個人喜愛度:★★★★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