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紙上小說課》:玩具屋九講

  翻開第一章,讀著一條條針對小說細節提出的問題,不禁有種回到大學時代課堂的感覺。那時很喜歡上一位老師的小說課,享受和細節腦力激盪的過程,拆解、還原故事中的物件與人物設定,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有點類似上癮的感覺,那位老師的課程我幾乎是照單全收,不管是唐朝小說、台灣文學、近代小說,只要時間允許一定進教室報到。
  

對我來說,那樣的課程是一種啟蒙,有點像發現華麗建築藍圖的那種興奮感,回想起來,我的讀書心得開始寫的比較像樣也是在上了小說課之後。在探索小說設計時,不同的閱讀經驗與邏輯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將自己得到的藍圖和其他人比較,有助於將自己的房子蓋得更好。

  王文興討論《玩具屋》,讀來處處是驚喜,除了提出意想不到的問題外(例如:玩具屋為什麼可以放在室外?玩具屋的顏色設計為何是對比強烈的?),他對寫作筆法的分析特別有趣,幾乎能當寫作課來上了。

  對遠近、物品的描寫、如何呈現人物性格……在在都是學問。經王文興一提點,有點驚恐地意識到,在閱讀時自然而然就浮現腦海的景象、讀起來順暢的情節,全都是作者別具匠心的安排。如果同樣的場景交給我來寫,我會怎麼處理,呈現出來的結果到底容不容易被讀懂,真是可怕,除了帶著我讀小說外,王文興更徹底讓我感受到自己之不足。

  這本書大部分的討論我都覺得非常受用,但〈把家具清單變成文學〉一章的討論過火到讓我有些不舒服,仔細去討論壁紙如何,畫又如何,這些細節小說本身並未提及,純粹讓讀者依自身經驗去想像。在課堂上王文興應該也是讓學生自行討論這些細節,但在整理過後讀起來就想有人把自己腦補後的結果強行對我傾倒的不適感。

  書中雖然有中文翻譯,但原文部分若能讀一下會更好,讀過原文再去看分析會更佩服王文興深厚的文學素養,他能把很多我攏統稱之為「語感」的東西,用文字解釋得很清楚,看到那些解釋腦中就像有燈泡點亮,點頭如搗蒜,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他說得真好。

  如果從來不曾試著拆解小說,我想短篇會是很好的入門,它們沒有情節推展的壓力,以精鍊的字數表達人物及中心思想,主旨容易掌握的情況下,比較容易抓到叩問的方向。讀讀《玩具屋九講》,享受閱讀的另一種樂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