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

螢光幕前的正義:「謹告犯人!」


這是一本情節緊湊,看完以後卻讓我感到不甚愉快的小說,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因為有什麼不好,其實他相當的吸引人,
但卻讓我在看完事件的全貌以後,有一種腦袋快要炸開的感覺。


初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讓我想到野擇尚的「虛線的惡意」,
同樣是操弄媒體,不同的是操弄者,一邊是犯罪者,一邊卻是制裁者,
由影像拼湊出來的真實,究竟有多少呢?
螢光幕前的我們,所得到的訊息究竟有多少是揉合著真實與虛假的成份?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媒體這個東西,很久以前就沒在看電視了,
對於誇大不實或是不求甚解的消息,實在是沒什麼興趣花時間去觀看。

一開始的卷島,面臨著家庭跟工作的雙重壓力,
會對記者群咆嘯我覺得是相當理所當然的行為,
更何況現在的記者都是一些文化流氓,為了收視率根本就不顧一切,
其實也有好記者,可是糟糕的刻板印象太強反而進入無法挽回的地步,
這本書也讓我想到宮部美幸的「模仿犯」與「無止境的殺人」,
同樣的操弄著媒體的行為,利用著犯人妄自尊大的心理,讓他們露出破綻,
當然操弄媒體,同時也會被媒體操弄,這是一個相當殘酷的事實,
卷島因為這一點,而飽受苦頭,我想壓力應該是很大的。

我討厭為了追求過去的暗戀對象不惜一切的植草,
我討厭為了功名利祿而對植草投懷送抱的未央子,
我討厭那個對自己的工作總是得過且過的小川,
我也討厭為了製造效果而假造信件的曾根總部長,
我討厭很多很多故事裡的角色,但或許我的身上也帶有著他們的缺點,
也許自私、無能、不顧一切甚至是沽名釣譽,
人總是看不清楚自我,卻能夠直指別人的缺點而加以批判。

書中提到的被害者家屬的心態,正好和「信」的犯罪者家屬心態做為對比,
被害者的家屬總是害怕被忘記,因為一旦忘記,彷彿在這世界上的存在就被磨滅了,
而犯罪者的家屬總是冀望著被遺忘,世俗批判的眼光總是讓人很難生存,
所以那些組成被害者協會的家屬們,他們期望著案件不會因時間而流逝被遺忘,
希望能夠有早日破案的一天,畢竟心中的苦痛是很難馬上就放下的。

最後的結局很像鬧劇一場,卻也很真實,
現實的生活不就是這樣,也許荒謬,也許平淡,可是卻是真的有發生,
希望最後櫻川夕起也能夠獲得心靈上的救贖,雖然很難。
說實在的,看完心情真的整個不好,也許是對某些角色的憤怒讓我不太開心吧!

這是一篇偏離主軸的心得...
然後我終於懂為什麼小八說這是一本適合大叔控的故事了XD

0 意見:

張貼留言